江西最穷小县城藏着 20 多个亿万富豪
发布时间:2023-05-26 15:47:11

  bob对于这些疑问,这个总面积仅有 1251 平方公里、总人口 13 万的小城的答案,大概可以用网上流行的一段话概括:

  我承认地方不大,但我若说就是这个小城,出了 4000 多户百万富翁,100 多户千万富翁,还有 20 多户亿万富翁,阁下又该如何应对?

  在真正了解这座江西小城之前,或许你可以在附近商场的网红糕点店鲍师傅、泸溪河逛一逛,到楼下的点心铺子走走。

  1 年卖出 1 亿个肉松小贝的 鲍师傅 ,全国直营门店数超过 100 家,每出新品,总会成为年轻人讨论的话题中心。

  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排着 7 个小时的队,拿着鲍师傅,送到我面前 的热梗更曾红极一时。

  主打新中式糕点的 泸溪河 ,全国 400 家连锁店,几乎开到哪火到哪,你可能给爸妈也买过。

  黄进不是资溪人,却和资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但 师出资溪 ,还曾获得资溪人的支持。

  凭借小小桃酥,创造出单日售出 750000 片神话的 詹记 ,或许你也慕名打卡过。

  品牌引以为傲的传统糕点技艺,最初在江西婺源代代相传,同样和资溪有着脱不开的渊源。

  除了这些品牌, 新晋网红选手 资溪面包、麦香村、麦香园、京都、亚细亚、开口乐……众多耳熟能详的糕点品牌,都是made in 资溪 。

  曾有人总结:反正只要和面包相关,要么是创始人,要么是手艺,好像总有那么一样来自资溪。

  这个小县城背后,不但有着 400 多家品牌直营店、2600 多家品牌化经营店、年创产值 300 多亿的面包产业,还有闻名海内外的面包军团 。

  通常为了让外地人快速进入品牌语境,少不了要在美食前面加个 正宗 xx 的头衔。

  在资溪街头,熟人见面打招呼最多的一句话不是‘吃了没’ , 而是‘最近又去哪做面包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大部分时候资溪人都在闷声做事,一旦 抛头露面 ,就是大事记。

  比如 2018 年,资溪烘焙人制作了一条长 3188.621 米、重 8 吨的蛋糕。

  最终,这条迂回盘绕的 中华神龙 拿下了当时 世界最长蛋糕 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40 年前,这里还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 边缘 小城,很多资溪人连面包是什么都不知道。

  数十年间,靠着卖面包,不但实现了 盛产富豪 的小目标,还带动周边地区一起发展。如今,这座 面包之乡 的居民 60% 纯收入来自面包产业。

  但要说面包……当地人有说法:往前推几十年,你可以在资溪县周边看到造纸厂、石材厂和农药厂,但绝对找不到一家面包厂。

  作为江西省抚州市内最小的县城之一,资溪被大山环绕,全县八成以上的面积是山林,美则美矣,却……

  想要大规模生产烘焙产品,就意味着所需的制作原材料需从外地采购,实在难办……

  出了抚州高铁站,换乘汽车,在抚吉高速上向东奔驰一个半小时,一路到达武夷山脉的西麓,就到了资溪。

  那么问题来了:如此缺乏天时地利,却在多年以后几乎承包了全国人民的下午茶,让人心甘情愿排队买糕点。

  将时针倒转回 1984 年,这一年,土生土长的资溪青年张协旺应征入伍,被分配至漳州市龙海县消防中队服役。

  作为中队给养员的张协旺,在采购粮秣、副食品的过程中,逐渐对面包产生了兴趣。

  准备返乡创业的张协旺选择了拜师学习烘焙技术,1987 年,张协旺与战友洪涛决定各出资 6500 元开面包店。

  这个 800 元月租金、40 平方米的小店名为 鹭江面包店 ,店铺名也有来头。

  当年张协旺学习技术的店铺名为 鹭岛 ,一字之差背后,寓意着不断的技艺师承。而这一宗旨,也贯穿着 面包帮 发展的始终。

  而据相关数据,1988 年时的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不到一千两百元。

  从来就没有一个人是因为热爱做面包,而去从事这个行业,都是为生活所迫,最起码资溪的第一代面包人是如此。

  如果说张协旺给 面包之乡 的诞生种下了种子,那么他的徒弟钟启文(麦香村创始人),无疑是后来浇水施肥的人之一。

  历经数年发展,他们不仅在江西资溪一带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 江西面包帮 ,还创造了一批知名烘焙品牌。

  其生产和运输能力,满足着产业城周围半径 300 公里范围内、300 多家面包店的日常供应。

  从成品到各类半成品,每一个面包卖给谁、卖到哪里,往往在生产线上就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不仅 盛产亿万富翁 被当做美谈,业内盛传 江西面包帮 的成功秘诀,也在于他们的集体行动推爆品 。

  不吹牛,你每天吃什么面包、什么面包成为当季热品,背后可能都离不开资溪人的努力和推动。

  而对身处山林之中的 江西面包帮 来说,能得到这样的信任和夸赞似乎更不容易。

  烘焙行业本身便没有太高壁垒,款式易被复制、被山寨、更新快等都是避不开的问题;

  再洋气的 brunch 里也有面包碎,再寡淡的减脂餐里也少不了配点面包当碳水。

  而资溪面包,则始终让食客尝试过后,就牢牢记住它的好:皮薄,口感松软,香甜又不腻。

  尤其吸引人的是,发展二十多年的资溪面包,还一直保留着最传统价廉的老式面包。

  天然氧吧 大觉山,有山涧流水、溪畔田园,赋予了这座边地小城独一份的自然灵气。

  而从城东流向城西的泸溪河,千百年来美丽而淡然地流淌过资溪,注视着这里发生的一切变化。

  他们凭借一股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精神,又把好看的山水、美味的面包,带到了人们眼前。

  只不过, 江西面包帮 在做面包这件事上走过的路、踩过的坑,别人很难复制。

  拿 鲍师傅 的创始人鲍才胜来说,创业最初亏损百万,后又重新创办自己的品牌。

  有人统计,开第一家面包店实现微利、保本或者微亏的约占 60%,亏本的占 20% 左右,能赚到人生第一桶金的也就只有 20%。

  但对于敢想敢干的江西人而言,那也没什么关系。生活的最终味道,便是要始终去试、去闯,并且始终相信:

  [ 4 ] 《天下财经》寻百强 看中国 江西资溪:年产值近 300 亿元 面包之乡 烤 出新成绩